制造思路,忘掉那些老旧的机构设计,要站在全新的角度去想,一会儿我会让人把各大工厂最近改造的国外设备的设计图拿来,我们对着设计图再商量哪些东西是值得学习的,以及怎么改进我们自己的东西!”
说完,这位老人看向张元林,点头说道:
“张元林同志,麻烦你继续拆解吧!”
这就说明张元林的思路被完全认可了,有领导和负责人兜底背书,别说张元林自己有把握,就算没把握也无所谓,反正压力有人担着。
应了一声,张元林也不耽误时间,转头就是哐哐一顿拆,约莫一个小时后,地面上铺着的白布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零件。
“报告领导,拆解完成!”
张元林先是仔细的把工具全部归整到位,然后才转身汇报工作进度。
老区长看到这一幕,眼里满是赞赏,要不是这个场合不太合适闲聊,想来他是想跟张元林多唠两句的。
“做的很好,辛苦你了,先去边上歇一会儿吧!”
张元林点了点头,提着工具包到旁边休息,他是机修工,把东西拆完任务就算完成了。
接着老区长示意工程师们上去检查,看有哪个零部件出现损坏了。
拆解是第一步,但前提是不能弄坏了,不然拆了也白拆。
十几名工程师齐齐出动,各自拿着工具开始检查,甚至还有年纪大的人用放大镜的。
一晃半小时过去,工程师们前来报告,所有的零部件完好无损,张元林拆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老区长闻言不由的笑了起来,他是发自内心的满意和高兴。
“好,好啊,真不愧是娄半城向我极力推荐的人,张元林同志,你这技术说你是四九城第一机修工也不为过啊!”
说完,老区长带头鼓掌,周围的人见状也纷纷跟上,一时间厂房内全是响亮的掌声。
张元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起身表示自己就是拆的多了,慢慢积累的经验。
无他,唯手熟尔!
“那什么,大领导,拆完这台设备还有事儿吗,是要我把其他的也拆了,还是我先回去?”
张元林始终把自己的行为举止限制在一名机修工身上,会什么做什么,不会的就不管,也管不了。
老区长听到后想了想,估计是在考虑要不要让张元林把其他的设备一起拆掉,但是拆了太多,现场摆一地,反而影响研究进度,毕竟这些设备的功能和构造都是不一样的,起不到相互补充和参考的作用。
就在这时,出去办事的陈秘书小跑而来。
“区长,设计图都拿来了,包括零件详细尺寸的临摹图。”
正说着,一辆军绿色的大卡车慢慢的倒进厂房,先是从上面跳下来五六名持枪的战士站好队,然后才慢慢的把装有图纸的箱子抬下来。
这些都是核心机密,是多少人辛辛苦苦的成果,也是国家想要追上那些大国的关键,理应受到保护。
看到这一幕,老区长又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张元林,笑着说道:
“张元林同志,娄老板还跟我说你运气非常好,能给人惊喜,如果你没什么着急的事情,不如留下来一起,替我们参谋参谋?”
听到这话,张元林表面上故作为难,实则心里想着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啊!
如果只是来拆个机器设备一点意思都没有,拆东西还不简单,就是没有张元林,在整个四九城找来能不损坏拆机的人并不难,不过拆好拆,装却有难度,更别提做其中的零部件了。
所谓的技术壁垒也就是零部件的制作和整体的组装以及最后的调试和运行,张元林就是要在这方面提供关键性的帮助和提点,不然来这一趟真的没多大意义。
“大领导,您愿意相信我,那我就试一试吧!”
老区长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示意张元林也加入到那些工程师的队伍中去,但是没有明确要求他做什么工作,想来是老区长一时半会儿琢磨不出该让一名机修工干什么最合适。
随着图纸的到场,工程师们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开始对照零件找到最类似的图纸,接着用工具测量其尺寸,然后再剖析构造这么设计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既然自身琢磨不出一套全新的武学,那就对照别人的照葫芦画瓢,可是这玩意儿光是学一个外表也不行,光有表象只能是虚张声势,没有实质性的用处,所以才要去深入研究,明白这一招一式是为了什么,又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到底是人多力量大,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零件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该对照的图纸全部对照完毕,但是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让人捉摸不定的选项,导致现场的进度出现了停滞。
“经过对比,这些是新做出来的零件,总体尺寸差不多,但是一些细节,比如角度,齿比都不同,我们得把这台设备的所有零件尺寸全部复制出来,这是最省事的。”
有一名工程师语气坚定的发表了个人意见,虽然这个办法笨
403.我只是运气好那么亿点点,老区长发出邀请欲挖人(求全订)(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